



埃及,从宗教节日到民间庆典,从婚嫁习俗到丧葬礼仪,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
宗教节日:信仰与欢聚的交融
埃及的宗教节日以伊斯兰教为主,其中最著名的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。开斋节标志着斋月结束,家家户户早早起来打扫庭院,然后到清真寺礼拜。节日期间,人们互访亲友,父母给孩子零花钱和新衣服,整个社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。而古尔邦节则更加庄重,人们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父子为安拉牺牲的精神,会宰杀牲畜,并将肉分成三份,一份自食,一份送亲友,一份分给穷人。
此外,闻风节(又称惠风节)也是埃及古老的节日之一,已有几千年的历史。春天到来时,人们吃五颜六色的彩蛋,下午则吃纯鱼、沙丁鱼、洋葱和生菜,亲朋好友集体出游,享受大自然的馈赠。
婚嫁习俗:奢华与浪漫的见证
埃及的婚嫁习俗充满了奢华与浪漫。男子到了婚配年龄,会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,然后双方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。在村长的主持下,订立婚约后,男方会大摆宴席,有时宴庆数日。迎亲时,新郎的母亲会带领多辆精心装饰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,新娘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材料装饰的花车上。晚餐后,新郎由乐队引路去清真寺行跪拜礼,最后回到新房,与新娘共饮一杯清泉水,以示同享甘甜幸福。这样的婚礼大约要持续30天左右,耗资巨大。
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锡瓦绿洲,还有独特的婚俗。姑娘8岁定亲,14岁完婚,小伙子要不断地向女方家赠送礼物。婚礼前,新娘头上要梳很多发辫,其中一半由娘家梳编,另一半需婆家人来完成。姑娘的嫁妆是100件袍裙,所以锡瓦人家一有女儿出生,母亲就要开始忙着为其缝制陪嫁的袍裙。
丧葬礼仪: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
埃及的丧葬礼仪也独具特色。在开罗市的东南部,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,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,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。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,于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,俨然一座“死者之城”。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,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,怀念死者,形成了埃及独特的葬俗。
生活习俗与社交礼仪
埃及人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,认为绿色是吉祥之色,白色是“快乐”之色。他们非常喜欢数字“5”和“7”,认为“5”会带来吉祥,而“7”是一个受人崇敬的完整数字。在日常生活中,埃及人非常勤劳,尽管时间观念较差,但他们在工作上却十分投入。
在社交礼仪上,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。见到不太熟悉的人,会先致问候语“安塞俩目•尔来库姆”(意为“你好”)。老朋友久别重逢,则会拥抱行贴面礼。女性之间出于礼貌或表示亲热,也会采用贴面礼。异性之间通常是握手,但男士不宜主动伸手,握手时不应交叉。
埃及人还认为“右比左好”,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,握手、用餐、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。因为穆斯林在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,所以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,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,甚至被视为侮辱性的。
埃及·开罗·亚历山大·红海·尼罗河游轮全景 8 日行程线路
Day1:开罗接早班机-埃及国家博物馆-胡夫金字塔-卡夫拉金字塔-孟卡拉金字塔-狮身人面像-哈利利集市
Day2:庞贝柱-亚历山大图书馆-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遗址凯特贝城堡-埃及夏宫:蒙塔扎宫花园-夜卧火车阿斯旺
Day3:阿斯旺大坝-菲莱神庙-未完成的方尖碑-尼罗河费卢卡帆船+探访努比亚村落
Day4:阿布辛贝神庙-尼罗河五星级邮轮巡航-科翁坡神庙-鳄鱼木乃伊博物馆
Day5:尼罗河五星级邮轮巡航-荷鲁斯神庙-(下船后安排搭乘马车往返)-游船经伊斯纳船闸
Day6:热气球(自费)-帝王谷-哈特普苏特女王神庙-门侬神像-卡尔纳克神庙-卢克索神庙-红海度假胜地赫尔格达
Day7:全天自由活动-可自费参加安排玻璃船出海浮潜和沙漠冲沙等活动
Day8:根据具体航班送飞机
埃及的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,是历史与文化的生动体现。无论是宗教节日的庄重与欢乐,还是婚嫁习俗的奢华与浪漫,或是丧葬礼仪的怀念与尊重,都让人深深感受到埃及文化的独特魅力。通过参与这些活动,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,感受这个古老国家的独特风情。